歌舞
当前位置:主页 > 歌舞 >

段老和其他战友老乡一起靠着要饭才回到了老家

发布日期:2023-05-15 00:23 点击:次

  抗日戰爭時期,有許多兵士獻身在戰場上,有些人掛彩退下前線從此便默默無聞。由於處於特別時期,不是全部兵士的檔案都被保存了下來,因而在建國後整理資料,會發現許多的英豪都被遺漏了。
  
  那些因傷形成終身殘疾或許失掉部分勞動力的人由於沒有被認可的身份,得不到國家規定的優待,日子過的適當艱苦。
  
  2018年,山西就出現過這樣的工作,一個90歲高齡的老人在博物館展現的一張相片中認出了自己,在場的工作人員才從他嘴裏得知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一般又偉大的英豪這位看到自己相片掛在博物館中的老人叫郝誌全,是山西晉中榆社縣人,出生於1928年,1944年入伍,那時他才16歲。
  
  別看他年紀小,可郝誌全打起仗來一點不含糊,體現的十分勇猛。
  
  大概是他成長的階段恰好是日軍暴虐最猖獗的時候,因而郝誌全清楚日軍有多可恨。
  
  剛入伍時,郝誌全被編入八路軍129師385旅14團11連2排5班。其時129師的師長是劉伯承,可見129整個師有多麽驍勇善戰。
  
  郝誌全雖然僅僅個小兵,但戰場體現仍是可圈可點,由於傑出的體現,他後來被調去了八路軍榆社獨立營,給營長郝三成當警衛員。
  
  那時候,日軍雖然還在持續逞能,甚至持續向東南亞擴大戰果,但仍舊掩蓋不住強弩之末的疲乏感。所以日軍發瘋似地攻打我軍,郝誌全跟著戰友們一同全力抗敵。
  
  總算,全部抗日英豪等到了抗戰成功,郝三成叫身邊接近的戰友過來合張影留個紀念,所以郝誌全就站到了郝三成身邊拍下了一張寶貴的相片,也便是他在博物館中看到的那張。
  
  抗戰完畢後,我軍來不及修整,又立刻敞開了與蔣介石集團的奮鬥,郝誌全持續奔赴戰場,為國家人民而戰。
  
  1948年,郝誌全在太原戰爭中擔任爆炸組組長,奉命去炸太原城墻。其時他們面臨的是閻錫山的部隊,閻錫山在抗戰後偷偷收了一些原來的日軍為自己所用。
  
  當郝誌全看到這些日軍,感到十分奇怪,也為閻錫山收留日軍的行為感到適當的憤恨,巴不得就趕忙消滅這些陰魂不散的鬼子。可幾輪交火下來,郝誌全的戰友傷亡慘重,他也被手榴彈嚴峻炸傷,差點活不下來。
  
  送進醫院後,郝誌全幸運地走過了鬼門關,還見到了來慰問傷員的徐向前。
  
  復員回家默默無聞郝誌全傷愈後,解放戰爭接近了結尾,他的身體情況也不適合再上戰場,便復員回到了老家,從此默默無聞地過著平平的日子。
  
  幾十年的時間裏,郝誌全沒有刻意向外人提起過他參加抗戰和解放戰爭的閱歷,人人都以為這便是個一般的老農。
  
  後來,榆社縣要建博物館,公開向社會征集抗戰時的舊物品,郝誌全就把當年與郝三成的合照給捐了出去。
  
  再後來,我國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國家決議給退伍老兵一定的優待,讓大家去當地掛號,日子清貧的郝誌全聽說了這個好消息,可他竟然拿不出任何能證明自己打過仗的證明文件來。
  
  不是他把自己的檔案扔了,而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中,縣檔案館被一把火給燒了,郝誌全存在那裏的資料和軍功章全沒了。
  
  郝誌全也不是非要想拿國家那點補助,而是他年紀大了,簡單思念過去的閱歷和離他而去的戰友,他只期望在他死之前能康復身份。
  
  其實不止郝誌全,許多抗戰老兵,不管是共產黨的,仍是國民黨的,都有這樣的心願,由於這是對他們這輩子的一個必定。
  
  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郝誌全到處申述,可是拿不出任何資料,怎麽證明他上過抗日戰場呢?
  
  好在社會上有許多協助老兵的愛心人士,他們聽說了郝誌全的工作後,幫他多方奔走,還通過網絡采訪他。郝誌全安然地表明,能不能受優待現已不重要了,但他便是想證明他是一個武士,上過戰場打過日本鬼子。
  
  在了解到郝誌全僅有的兒子也逝世了之後,有誌願者決議一定要幫他康復身份。
  
  身份康復受到關註誌願者打聽到郝誌全捐過一張相片給博物館,便帶著他去找那張寶貴的相片。當看到墻上掛著了解的相片,上面了解的人臉映入他的眼皮後,郝誌全激動地伸手去指,向身邊的人說哪個是郝三成,哪個是他。
  
  但畢竟那時郝誌全現已90歲了,容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也不能由於一張相片確定他的身份,不過,他的工作通過各個社會途徑的發酵,他還在人世的老戰友聽說了,不遠千裏感到榆社縣來為他證明身份。
  
  就這樣,在多方社會人士的協助下,郝誌全的身份資料硬是給補齊了,抗戰老兵該有的優待他也享受到了。不過,郝誌全最高興的便是50多年後,他竟然還能見到老戰友,這比得多少優點都高興。
  
  重獲身份後,郝誌全仍舊過著平平樸素的日子,他說,不想給國家添麻煩,身份被毀的工作他也不怪任何人。
  
  不過,榆社縣的婦聯和義工協會等組織仍是為當地的抗戰老兵送去了關愛。
  
  像郝誌全這樣曾丟掉身份的老兵還有位姓段的老人,他也是129師的,抗戰後隨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在湖北麻城的戰場上中彈昏死在了戰場上,後來被打掃戰場的國軍發現才救回一條性命。
  
  從國軍的醫院出院後,段老和其他戰友老鄉一同靠著要飯才回到了老家,天然沒有退伍證,但他身上的一個個彈孔都是活生生的軍功章。
  
  國家從不會忘記功臣,老百姓也會感謝這些老兵們當年為了國家支付的全部貢獻,他們應該得到原本屬於他們的榮譽和待遇,不能讓老兵寒了心。
  
  不知道現在抗戰老兵還有多少在世,必定還有像郝誌全這樣丟掉了身份且至今沒有康復身份的老兵,期望英豪們都能全部安好。
 

上一篇:城建档案工作专题培训交流会在科大基地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